本科生教育
2020年,学校以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和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,按照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“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”建设的要求,全面修订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优化课程设置、彰显专业特色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,构建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。从知识、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毕业要求,并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。持续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,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。加强了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,强化了学科基础和专业主要课程建设,围绕专业和人才培养特色培育的方向设置特色课程模块,积极探索专业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逐步构建了“3+1”“2+2”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“1+3”“2+2”“3+1”等国际合作办学模式,增加了专业实践环节的学分与学时,广泛拓展了第二课堂,对全方位实践育人体系进行了精心设计与严格落实,使学生需要的“专业教育”与“人的教育” 相得益彰。
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,近几年有15门课程立项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选题建设项目,7门课程被认定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(即省级线上一流课程),10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线下、线上线下混合式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,4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被认定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(即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)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。
可授予学士学位
●法学 ●教育学●文学●理学
●工学 ●管理学●艺术学●经济学
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
●电子信息工程 ● 音乐学
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
●电子信息工程
●音乐学
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
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●汉语言文学
教育部特色专业
●汉语言文学
●美术学
●人力资源管理
●应用化学
省级特色专业
●汉语言文学
●美术学
●应用化学
●人力资源管理
●音乐学
●电子信息工程
●广告学
●艺术设计
●思想政治教育
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
●汉语言文学
●广告学
●应用化学
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
●电子信息工程
●软件工程
●人力资源管理
●音乐学
●视觉传达设计
本科专业
序号 |
专业名称 |
学科门类 |
调整后专业 |
1 |
政治与法学学校 |
法学 (03) |
法学 |
思想政治教育 |
|||
2 |
体育学校 |
教育学 (04) |
体育教育 |
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|
|||
3 |
中国语言文学学校 |
文学 (05) |
汉语言文学 |
秘书学 |
|||
4 |
外国语言文学学校 |
文学 (05) |
英语 |
朝鲜语 |
|||
5 |
德甲下注学校 |
文学 (05) |
新闻学 |
网络与新媒体 |
|||
广告学 |
|||
6 |
音乐学校 |
艺术学 (13) |
音乐学 |
舞蹈学 |
|||
7 |
美术与设计学校 |
艺术学 (13) |
美术学 |
视觉传达设计 |
|||
环境设计 |
|||
服装与服饰设计 |
|||
8 |
数学学校 |
理学 (07) |
数学与应用数学 |
信息与计算科学 |
|||
9 |
物理与电子科学学校 |
理学(07) |
物理学 |
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|
|||
工学(08) |
电子科学与技术 |
||
10 |
化学化工学校 |
理学 (07) |
化学 |
应用化学 |
|||
工学 (08) |
制药工程 |
||
化学工程与工艺 |
|||
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|
|||
生物工程 |
|||
11 |
机械工程学校 |
工学 (08) |
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|
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|
|||
机械电子工程 |
|||
12 |
信息科学与工程学校 |
工学 (08) |
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|
电子信息工程 |
|||
通信工程 |
|||
自动化 |
||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
|||
软件工程 |
|||
13 |
土木建筑工程学校 |
工学 (08) |
土木工程 |
工程管理 |
|||
建筑学 |
|||
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|
|||
城乡规划 |
|||
14 |
经济与管理学校 |
经济学 (02) |
金融工程 |
国际经济与贸易 |
|||
管理学 (12) |
会计学 |
||
人力资源管理 |
|||
电子商务 |
|||
旅游管理 |